一、工作背景
为深入贯彻省高质量发展和湛江市开展“竞标争先”行动、展现“比学赶超”状态的部署要求,促进我市营商环境更优化,推进高质量招商引资。2023年以来,湛江市生态环境局雷州分局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突出制造业当家,树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导向,守住依法依规和生态环境底线,深入推动环评审批“放管服”改革,做好生态环境要素支撑保障,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提升审批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争取实现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目标任务。
二、主要做法
(一)深化环评审批“便捷化”服务。湛江市生态环境局雷州分局在项目选址、审批等各个环节做到全流程靠前跟踪服务。深入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范清晰环境准入要求。指导建设单位运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对照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做好项目前期方案论证,优化选址、选线,预防出现触碰法律底线的“硬伤”;对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和相关法定保护区的,指导督促项目优化选址选线。
(二)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落实《湛江市生态环境局优化生态环境要素支撑促进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实施方案(试行)》。一是试行豁免环评清单,对基本不产生生态环境影响的工业项目试行豁免环评手续办理,投资企业无需办理环评手续。二是实施环评登记备案管理,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的工业项目实施登记备案管理,指导投资企业在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运营前登录湛江市生态环境局雷州分局公众网站链接端口进行登记备案。三是试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对位于依法依规设立的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内符合园区规划环评及其审查意见、生态环境准入条件、“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可控且取得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削减来源的工业项目,试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四是实施“绿色通道”服务审批,对生产工艺复杂、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可能会造成较大环境影响的工业项目,实施“绿色通道”服务审批。项目在前期选址阶段同步组织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报批工作,在“拿地”前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后动工建设。
(三)提高项目环评审批效率。湛江市生态环境局雷州分局开展审批“绿色通道”指导服务,提前介入,督促指导项目在前期选址阶段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审批,推动实现“拿地即开工”目标。将环评报告表审批时限压缩到1个工作日办结,实现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大幅度提速增效。
(四)优化简化环评文件编制。持续推进“三线一单”与建设项目环评相衔接,对符合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的入园建设工业项目,简化政策和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等,共享园区基础设施的相关评价内容,共享共用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和产业园区的环境监测数据,便利环评文件编制。
(五)加强污染排放指标统筹。湛江市生态环境局雷州分局统筹谋划污染排放指标来源,做好排放指标储备工作,为新上工业项目提供排放指标来源,支持解决重点招商项目发展需求,为重点项目排污有效保障。
三、工作成效
(一)2023年第一季度,湛江市生态环境局雷州分局为我市大唐雷州电厂二期2×1000MW扩建项目、雷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等4个重大项目,积极协调上级生态环境部门做好环评要素保障。
(二)2023年第一季度,湛江市生态环境局雷州分局共审批或备案18个建设项目,涉及总投资约13.5亿元,环保投资0.8亿元,其中7个审批项目1个工作日办结,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试行豁免环评清单,对基本不产生生态环境影响的工业项目试行豁免环评手续办理。湛江市生态环境局雷州分局指导远景能源科技(雷州)有限公司做好环评有关工作,使基本不产生生态环境影响的的远景雷州零碳产业园项目豁免环评手续办理,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建设进度,优化营商环境。“标准厂房、办公用房”的建设属于豁免环评清单的一项,为雷州首创“厂房代建”新模式提供支撑保障,该模式更是得到湛江市政府充分肯定和全市推广。
(四)湛江市生态环境局雷州分局紧跟项目进度,通过已关停的雷州市恒大制糖有限公司,为今年新建设的东岛(雷州)锂电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动力与储能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一期)提供氮氧化物(NOx)总量指标来源,确保建设项目投产后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增加、区域环境质量不下降,既助推高质量绿色发展,又优化了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