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迹
日期: 2017-09-28 21:34:07
来源:本网
文字:【 访问:-

  雷州虽然地处天涯海角,古为蛮烟瘴雨之乡,但是毕竟文明史源远流长,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园林风光瞄施,是令人神往的地方。经文物普查统计,历代保存下来和发掘出来的文物古迹有:古遗址5O多处、古窑址有61处、古墓葬6O0多处、古建筑120多座、古寺庵108座、碑刻与木匾15O块,革命遗址和纪念建筑6处、省、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50多处,此外,80年代中期,还新建起两处大型公共园林、一间颇具规模的博物馆。

       新石器时期遗址  这些遗址距今约有5000年,已发现的有7处。英楼岭山岗遗址:位于海康港对岸海田镇英楼村东北平台坡上,面积为1O多平方米,遗物有石斧、石喯、砺石、石网坠、敲砸器、穿孔器以及夹沙陶片等2O0多件。英典山岗遗址:位于英利镇英典村北山坡上,面积4万平方米,已采集到的遗物有磨光石斧、石喯等50多件。此外,还有石头堰山岗遗址、芝园岭遗址、卜袍山岗遗址等。

  唐宋元窑址  已发现60多座。其中通明河畔5座,南渡河上游地带50多座。此外,在泰国、越南等国也发现有海康的古赛产品。茂胆村窑址:位于雷城北通明河畔,属唐代斜坡势龙窑,藏有碗、盘、碟、罐等产品。公益圩窑群:位于南渡河上游,包括招板、湾仔、罩道等村古窑和公益圩窑,届宋元时期的龙窑,发掘公益圩窑所发现的器物有碗、碟、盘、炉、瓶、壶、枕等10多种。这些器物胎质灰白,釉色光润,并饰以印花,或绘以人物,或书以吉语,既有磁州窑名品的特点,又有当地独特的风格。古墓葬遍布城乡各地的古墓葬,历代都有,但较多的是西汉的土坑墓和东汉的砖室墓。出土文物丰富可观,大多为陶瓷器物,如瓷罐、瓷棺、瓷海以及人物座像等等。位于东里镇淡水村的水鬼岭元墓随葬物品却别具一格,从中出土不少明线刻砖,现存29件。砖为灰白色,长宽厚分别为23、12 5、2厘米,砖身上刻有各种人物、动物,线条清晰流畅,各有题名:计有十二生肖、四神、勾陈、地轮、金鸡、玉犬,以及墓门判官等众多座像。这是研究我国古代南方墓葬制度与埋葬习俗的重要资料。

       雷祖寺    坐落于雷城西南风景秀丽的英榜山,为纪念雷州第一任刺史陈文玉所建。古称“雷岗耸异”。为雷阳八景之一。届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开始以雷祖庙在唐贞观十二年(628年)立于雷城北三里的英山,后梁乾化二年(912年)迁徙改置雷祖沉于今址,重修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1992年,投巨资作了大规模的拓建。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是岭南地区最大调堂之一。调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四柱穿斗式梁架结构,整个建筑依山傍水,北构南趋,居高临下,气势磅确,雄伟壮观。词内珍藏丰富:有寇准诗、东坡赋、丁谓记、李纲碑,有乾隆御书匾额,有千年石人,有历朝碑刻,还有历代游客的名诗,堪称祖国文物瑰宝。正是:“英山巍巍挺名词,一任辉煌万世师!碑刻石雕存浩气,掀开潮涌又鸿基。”

       三元塔  原名启秀塔,耸立于雷城东南三元塔公园内,东拥平畴,南拱擎雷,西扶罗湖,北枕英灵,为古雷阳人景之一“雁塔题名”。属我省著名砖塔,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奠基时发现3颗蛇蛋,以为是三元及第之兆,故名。塔为平面八角,九层楼阁式砖石砌成,底层和最顶层的壁厚分别为3.48米、1.90米,高57米,塔腔为穿壁式绕平座结构,以棱角牙子砖和线砖相叠涩出檐;塔身逐层递减,比例匀称,环以栏杆;内楼17层,木板铺就,每层对开拱券门。东入西上,南进北出,绕廊而行,可达板项,登塔远眺,雷城盛景尽收眼底,远处良田万顷,呼陌纵横,无边无际,塔基镶嵌浮雕,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线条粗扩,神态逼真,“铺将南国长空卷,写就雷阳不朽文,‘雁塔题名’光一叶,青春永伴我三元!”。的确,几经劫难之后,于 1983年,三元塔又得修聋,雄风重振,青春无限!

       伏波祠    与马跑泉代波词又名伏彼庙,位于雷州城区西南,为纪念汉代平乱有功于雷州的路博德、马援两位伏波将军而始建于东汉(42年),现词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重建。饲H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颇具规模,占地面积为12O0平方米,内立两将军塑像,存有明清碑刻10块。马跑泉也叫伏波井或马蹄井,位于调西侧,是雷州城最古老的一口水井(距今已近200O年),今仍为居民汲用。据传当年马援将军南代高趾时驻兵在此,由于缺水,军马以蹄挖地得到泉水,故叫此名。泉井旁立一石碑,上书“马跑泉”三字。广东名诗人屈大均有“月明齐汲伏波泉”句,指的就是这一古井。

       天宁寺    古名报恩寺,又称天宁万寿禅寺,位于古城西门外,与一中为邻。唐大历五年(770年)创建,1989年重修,是雷州半岛最早的佛寺。古地4000平方米,房屋50多间,是一座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的建筑群。大门两旁为清乾嘉年间名翰林陈昌齐题联:“似无奇观,苏学士也经评许,尽有幽趣,石头陀于此栖迟”。一进大门有金刚塑像,二进为天王殿,左右塑有四大天王,中间主立韦陀护法神像和弥勒佛像,三进为大雄宝殿。寺内保存有苏轼和海瑞题匾(被选入《中华名匾辞典》),有陈昌齐的根联多对,有清代石碑20多块。明万历至民国拥有良田一二千亩,年租上千石。僧侣多达数百人一,现为23人。近年重修的大门有原广东省长叶选平题字“天宁寺”。10OO多年来,贬官逐客大多寓居此地。北宋名相寇准寓西馆,南宋重臣李纲居方丈。苏轼爱其幽,为题“万山第一”。海瑞赞其古,为书。”天宁古刹”。明代名高僧德清大师曾寓居10多年。因此,清乾隆年间雷州府学教授顺德陈振桂题联:“名山不断名贤至,古寺曾经古哲题”。该寺是研究雷州半岛佛教流传的重要史迹。

       真武堂    位于协南亭街口,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寇准贬雷住在城内桂华坊时,有流星坠于离前池塘。他从中找到一块陨石,便在住房前创建此堂(1022年)。现建筑以及“南合武当”石坊均为明万历年间重建。“南合武当”石坊立于真武堂前,距今已有四五百年历史,它是雷城在十年“浩劫”中唯一幸存的宝贵一访。

       寇公词·西馆·莱泉井    寇公祠又名为族忠祠,位于城西雷州西湖公园内,为纪念寇准而始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1985年重修,占地面积为80O平方米。史载,北宋乾兴元年( 1O22年)四月,丞相寇准为权相丁调所陷,贬至雷州充任司产参军,初离天宁寺西馆,后居桂华坊,第二年闰九月病逝。雷人则以西馆立调,纪念他给雷州的功德。又因寇准死后,被封为莱国公,雷人便将他当年满居时饮用过位于西馆东侧的水井,称为莱泉并。近年重时,立一尊高大的寇准石像于词中央,周围松翠柏,发人幽思无限。

       十贤祠    位于雷州西湖公园内。南宋咸淳尾年(1274年)创建,清嘉庆九年(1804年)重修。1984年再度修耷一新。十贤是指北宋宰相寇准、学土苏轼、侍郎苏辙、正字秦观、枢察王岩受、正言任伯雨以及南宋名相李纲、赵鼎、参政李光、编修”胡栓。这 10位名人遗居或贬经雷州时,体恤民情,兴办教育,促进了雷州文化的发展。雷人感其恩德,以调纪念。词为二进四合院,风格端庄简朴,内存民族英雄文天祥撰写的碑刻《雷州十贤堂记》,他表彰雷州十贤的功德,称颂雷州百姓“敬贤如师,嫉恶如仇”。大门两边有清朝清举人李绍绎的题联:“十里湖山手里月,贤人踪迹圣人心”。

       东岳庙    位于雷州古城北朝天门外。始建于宋,重修于明嘉靖二十年(1553年),庙顶山势而立,深三进,入大门、穿天井,拾级而上,即至大殿堂;殿堂神阁为雷州著名传统木雕,布局严谨,雕刻精致,流金溢彩。庙内存物有;明崇恢年间铁钟一口、清道光年间进土杨轨题“兴云致丽”木匾一块。每逢端阳节,远近红男绿女,纷纷赶到此庙北较场举行盛大的放风筝比赛,热闹非凡。此为雷州民间体育活动之一。

       天后宫  位于城南夏江。宋元称妃宫,至明起改为今名。始建于宋,重修于明。占地面积 5000平方米,三进四合院布局,主体建筑为硬山顶;内存明清石刻10多块,庙前旷地为一座清代戏台。此庙专为纪念天后用。天后即妈祖,姓林名默娘,福建莆田渴洲岛人,五代都巡检林愿帮第六女,流传她能乘席渡海过详,救助遇难船民,人称龙女。因雷州多莆田移民,放立庙怀祖,并有门联为“闽海恩波流粤土,雷阳德泽接莆田”。

       苏公亭  位于雷州西湖公园内。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创建,清嘉庆年间重修。初名与众亭,又叫湖心亭,后或信芳亭,或二苏亭,或苏公亭。名称屡易,而雷人怀念苏氏之意始终不渝。亭背南朝北,为砖瓦重楼式结构,重檐四出,首层为柱梁架,四面空门,四周围以石栏杆。北南西东的石额分别为“苏公亭”、“云拥星罗”、“渊深鱼乐”、“水到渠成”;前后门联为“万里宦游来海国,一般乡景化杭州”(清浙江余杭人查廷庚撰)、“湖光生色冠裳苹,烟瘴开蒙日月明”(清雷州人梁成久撰)。1984年再度重修,于亭西新设碑记,亭前增竖苏轼塑像,同时,修苏堤,建荷池,栽杨柳,种花卉。至此,饱经沧桑的苏公亭,在一派湖光山色、花红柳绿的映衬中,显得更加壮观。

       陈清端公祠  座落于城内大新街,为纪念清康熙年间福建巡抚陈扶的饲堂。1718年建,调为三进院落式布局,由中堂、西侧厢房和东西辕门组成;内存有康熙赐陈扶的御笔诗木匾等珍贵文物。县学宫即海康县学宫,又称东圣宫,位于城内镇中西路,今雷城第一小学所在地。元至顺三年(1332年)创建于迎恩访,明弘治七年(1504年)重建迁至今址。原存碑刻等文物较多,“十年浩劫”时尽毁。现尚有大成殿及东西后廊,殿前有石砌高台,绕以石栏。另有乡贤碑一块(现藏市博物馆),上刻唐至清初海康名人的姓名、学位和职务。府学富宫即雷州府学宫,又名西圣宫,在今雷城第三小学内。原建筑规模宏伟,宫殿高大,气势非凡;内有高8米的孔子塑像,大幅“为人师表”匾等等,可惜这些已拆毁。现得以保存、藏于市博物馆的有南宋淳熙年间“孔子与弟子石碑刻像”及明万历年“魁”宇石碑各一。

       烈士陵园  位于雷城西上坡。1961年创建,占地面积2.l万平方米。主体为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64名革命烈士遗体之墓。墓前有高大的纪念碑,碑额“烈士纪念碑”五字为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陶铸所题。碑座镶以大理石,园内有烈士纪念馆,陈列烈士的革命史迹。

       雷州西湖  公园位于雷州新老城区之间,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西湖原名罗湖,宋绍圣四年(1097年)五月,苏轼被贬海南,途经雷州,与被贬雷州的弟弟苏辙寓居湖上,常泛舟湖中,流连忘返,并写下了“九死南荒终不悔,但愿长做岭南人”等诸多名诗。后人为纪念其贤踪,便将罗湖改为西湖。湖心有苏公亭,湖滨有十贤词、寇公调。龙王庙、餐元书院等胜迹。1984年修聋重建古迹。添筑各种设施,健全园林配套,辟成公园。现在,这里“湖光山色总翻新”,杨柳依依,曲径幽幽,碧波荡漾,景致分外迷人,不愧为粤西园林之秀。

       博物馆  座落于三元塔公园内, 1986年创建,为两层楼建筑,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平方米。全馆分设前言大厅、历史文物室、自然博物室、民情风俗室、古字画室和革命斗争史室。馆内展出各种文物2300多件,其中国家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72件,三级文物45O件,还有各类标本15OO多件。此外,馆后院还辟有一个花鸟苑。当中有数百上千年的乌龟,有能歌善舞会话的八哥等。由于馆藏丰富,工作有方,环境优美,所以,每天前来参观的海内外客人络绎不绝。曾多次荣获省、市、县的先进单位和文明单位,堪为“岭南文博一枝花”的称誉。

       睿元书院  位于雷州西湖公园内、寇公调之东。原为天宁寺西馆(曾建为寇公调),南宋成淳八年(1272年)郡守陈大震更词为院,即在寇公词内设莱泉书院,元初取苏轼“西湖平,状元生”诗,改名平湖书院。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海康知县谢邦基与名学者陈昌齐倡议重修,才更为今名。清末罢科举一兴学校,光绪三十年(1904年)元月,改书院为官立高等小学堂。数百年中,该院培养了大量人才。

       雷阳书院    建于明代,清光绪年间曾为广东六大书院之一。可惜已经拆毁。

       海原县农民协会旧址    位于雷城广朝南路柳絮东巷,为广东保存较好的农民协会旧址之一。旧称宾兴调,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为平面二进四合院建筑。1926年4月17日,海康县农民协会宣告成立后以这里为活动基地,领导全县农民运动,推动了革命斗争的深入发展。

       雷州农民运动宣传讲习所旧址    位于府学宫大成殿之东,即文昌楼(砖木结构二层楼)。 1926年4月,农运领导人黄杰等在此举办雷州农运宣讲所。并与南路革命先驱黄学增、程庚等亲自讲课,为各地输送了一批农运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