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 2022-04-19 18:30:07
来源:本网
文字:【 访问:-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2330日在雷州市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雷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黄廉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1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积极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湛江市委市政府和雷州市委的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推进“三化三大”,奋力跨越“四道坎”,打好打赢“五大会战”,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2021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54.12亿元,比增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90亿元,比增11.9%;固定资产投资89.55亿元,比增4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95亿元,比增9.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5亿元,比增42.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97.30元,比增11.4%

  一年来,主要取得如下工作成效:

  一、大力推动工业发展,园区建设有效破题

  园区建设起步发力。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园区建设,全力开辟工业发展主战场。雷州经济开发区获省政府批复设立,填补了雷州没有省级工业园区的空白;省委省政府在湛江规划建设620平方公里的大型产业集聚区,其中雷州片区规划面积达405平方公里。完成园区征地7835亩。园区“九通一平”工作全面启动,建成园区道路3.73公里,完成投资1.98亿元。投资5.72亿元,加快推进园区企业服务中心、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唐雷州电厂实现工业产值33.59亿元,比增36.91%。乌石油田群陆上终端项目完成投资1.14亿元。招商引资初显成效。聚力招大商、大招商,外出考察90多批次,企业来访近100批次,成功签约落地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166.31亿元,超额完成招商引资年度任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企业8家,计划总投资203.6亿元。招商引资项目加快落地,威希德、泉兴生物等5个项目动工建设,完成投资1.68亿元;成功引进外资企业广硕鞋业公司,新增就业岗位1200个。积极实施“暖企”工程,扶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家,帮助全市企业获得新增融资贷款20.74亿元。

  二、加快推进扩容提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高铁新城、雷南片区完成征地5098亩,全市入库储备土地累计3900亩。高铁新城市政道路加快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39亿元。投入2.23亿元,完成城区主干道雨污分流改造10.29公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一、二期工程全面完成,三、四期工程加快推进,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实施城区畅通工程,西湖一横路、新城大道西段、东四路北侧道路等建成通车;城区主次干道破损路面全面修复,城市交通环境持续改善。加快打造城市高品质商圈,万达广场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动工建设。完成擎雷书院主体工程。市烈士陵园一期环境整治及烈士纪念馆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雷阳湖碧道建设有序推进。城乡环境明显改善。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城区9个农贸市场完成改造升级,改扩建城区公厕28座。城区污水一体化应急处理站建成使用,污水处理厂二期和环城东等四条污水专管工程加快推进16个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配套建设管网333公里。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式投产运行,建成17个镇级垃圾中转站和422个村级收集点,城乡垃圾治理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投入3.71亿元,第一批8个建制镇提质增效示范创建项目基本完成,镇圩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三、不断拓展交通网络,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交通网络加快构建。1236”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完成,谋划建设“三纵三横”高速路网、“六纵六横”市域主干路网。东雷高速及雷城连接线建成通车,雷州与东海岛形成“半小时经济圈”。湛徐高速乌石支线开工建设,玉湛高速雷州支线加快推进,东雷高速西延线、雷州半岛西线高速、湛徐高速调风支线完成建设方案研究,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雷州西海岸先行段路线方案基本确定。粤海铁路乌石支线完成工可报告,湛海高铁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城乡道路提质升级。国道207线客路至草黎段升级改造完成,城区段改线项目加快推进。省道546线附城段“白改黑”工程全面完成。完成县乡道升级改造工程102公里,建制村通双车道项目27公里,路面改造及其他项目31公里。积极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累计投资2.94亿元,升级改造农村公路共计500公里。

  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农业农村工作迈上新台阶

  农业发展质效向好。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232.08亿元,比增7.5%。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44.88亿元,比增3%;渔业总产值43.78亿元,比增7.5%;畜牧业总产值26.87亿元,比增35%。农作物收获面积178.45万亩,粮食作物收获面积101.13万亩,总产量37.68万吨比增4.1%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6家,总产值达21.6亿元。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粤字号”农业品牌5个。省现代农业菠萝产业园完成投资2.5亿元,省级现代农业芒果产业园获省批复。生猪全产业链建设持续加快,牧原、正大等生猪养殖项目稳步推进。24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如期完成。建成高标准农田7.92万亩。企水二级渔港升级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流沙渔港改造维护项目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制定《雷州市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21支乡村振兴工作队进驻到位。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415个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标准,占比95.18%228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占比52.29%。坚持“以奖代补”,筹集各类资金4.06亿元,推动146个自然村创建美丽乡村。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累计完成991条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4.78亿元,783宗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完成。

  五、全力办好民生实事,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民生福祉不断加强。全市民生类支出63.14亿元,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5.16亿元,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标准,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更好保障。养老服务事业取得新发展。19家镇级敬老院完成社会化改革,建成镇(街)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2家。发放80周岁以上老人普惠型高龄津贴1374万元。实施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实现全覆盖,村(社区)社工服务点建成40驻点服务社工235名。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累计培训1.1万人次,新增就业4850人。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充分保障水源安全。出台《南渡河国考断面达标攻坚方案》,南渡河沿岸8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南渡河桥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松竹河、龙门河、调风河等7宗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成90.98公里。西寮渔港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基本完成,累计补种红树林4.2万株。东里三吉湾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加快推进。22个镇级生活垃圾填埋场完成整治任务。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面整改完成,办结率100%。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依法治市工作扎实推进,建成粤西地区首个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服务中心,“雷州矛调经验”受中央、省等上级部门肯定推广。国家信访局授予我市信访工作“三无县”荣誉称号。普法工作责任有效落实,民主法治工作成效显著,白沙镇符处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客路镇水标村、雷高镇迈生村、南兴镇袁新村、龙门镇羊觅村荣获“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雷州市法治文化主题公园荣获“省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称号。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打掉一般恶势力犯罪团伙11个。率先启动最小应急单元建设,开展常态化巡逻防控,路面“见警率”大幅提高,有效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6.5%,全年“双抢”案件零发生天数累计331天。深入开展涉摩、涉电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查处违法行为14360起,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数、经济损失实现“双下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文旅融合加快发展。历史文化街区曲街示范段改造、雷祖祠修缮项目有序推进。四十军指挥部旧址修缮基本完成,布展开放工作加快推进。全年接待游客161.4万人,比增31.5%,实现旅游总收入16.77亿元,比增2.6%。教育事业持续发展。18个镇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市第九中学(小学部)、茂德公学校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基地项目启动前期工作。新增城区义务教育学位471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540个,较好解决就学难问题。积极落实“双减”政策,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压减11间,全面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新增招聘教师605名,教师继续培训1.7万人次,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卫健事业稳步发展。附城、乌石卫生院升级项目建成运营,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升级建设项目全面完成。第三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完成工程量83%,市疾控中心搬迁改造项目启动建设。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构建全民免疫屏障,全市疫苗接种超240万剂。

  此外,审计、统计、国资、双拥、老区、气象、人防、宗教、外事、妇女儿童、残联、防震减灾、海防打私等方面工作均取得新成效。

  六、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政府建设全面加强

  营商环境见实效。深入推进镇(街)简政放权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事项下放2498项。全面赋予龙门镇、客路镇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15项,行政效能显著提升。持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进“粤”系列平台应用,“粤智助”政务服务一体机实现全覆盖,“粤省事”注册人数达115.3万人,“粤商通”法人注册人数46151人。推动服务事项“掌上办”“就近办”“自助办”,行政许可事项“即办程度”提升至94.58%,依申请事项可网办率达97.42%。设立“二号章”,实行企业入园“一站式审批”,实现“办事不出园”“拿地即开工”。

  政府服务显实干。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取得明显成效。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建议62政协提案81件,办复率100%。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整治“四风”,着力打造有为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工作效能明显提高。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成绩得来殊为不易。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疫情依然严峻复杂,国内局部疫情时有发生,宏观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从内部环境看,我市正处于爬坡越坎、加快追赶的发展阶段,工业产业基础较为薄弱,支撑动力不足,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经济发展的困难和挑战也前所未有。面对困难挑战,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迎难而上,坚定不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攻克了一批难事,干成了一些大事,办好了许多实事,努力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年多来,我们抢抓机遇、感恩而行、加压奋进,朝着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紧紧抓住省政府主要领导和湛江市委主要领导挂点联系雷州的难得机遇,接续推进“五大会战”,顺利实现广东雷州经济开发区如期获批、湛江大型产业集聚区雷州片区布局落地,取得了雷州工业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全力打造沿海经济带西翼重要增长极、对接海南自贸港重要腹地和建设湛江市域副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一年多来,我们矢志不渝、不畏艰难、辗转跋涉,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外出招商,足迹踏遍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进企业、谈项目、谋合作,洽谈项目45签约项目17预计总投资369.91亿元。特别是新年伊始,我市组织举办招商引资工作专题培训班,紧接着召开务虚工作会议专题研究,谋划从人才政策、招商模式、营商环境、宣传引导等方面出台系列举措,打响新一年招商引资大会战,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招商引资“破冰”“突围”。

  一年多来,我们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构筑起一道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坚固防线。春节即将来临之际,省内部分市县疫情外溢影响我市,在应急预警的关键时刻,我们紧急响应,全员备战,舍弃除夕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连夜指挥调度落地排查等防控工作,当夜完成重点人员健康隔离观察任务;组建专业流调队伍600多人,对市重点人员开展为期2天的集中快速流调工作,守住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果,让全市人民过上一个安定祥和的新春佳节。同时,我们还实施疫苗接种攻坚行动,累计完成疫苗接种101万人次、243.5万剂次。

  一年多来,我们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全力冲刺,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我市于2012年提出创卫目标,2018年正式申请,历经10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终于成功获批省级卫生城市,创卫成效获得市民广泛好评。这是我们党政同心、干群同向、全民同力的成果;是多届领导班子接续发力、接续创建的成果;是我们实施城市扩容提质大会战取得的振奋人心重大捷报。

  一年多来,我们正视问题、压实责任、立行立改,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我们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全力做好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工作,迅速成立整改办,组建7个专项工作组,全力保障督察工作顺利开展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我们按照“四个一”和“一个百分百”要求,切实落实市领导包案制,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包案督办,层层传导压力,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均得到及时有效整改,环保督察案件98全部整改完成,办结率100%。

  一年多来,我们科学统筹、积极作为、强化保障,较好地化解了财力短时紧缺问题。我们聚力“三化三大”“五大会战”等重点工作,向上级争取新增债券资金25.05亿元,涉农资金10.64亿元,全面推进工业园区、美丽乡村、城乡扩容、交通道路、民生实事等领域建设。特别是去年下半年,诸多因素影响,财政出现短时困难,我们顶住压力果断决策克服困难,坚持开源节流一方面着力挖掘土地出让、垦造水田指标转让收入,全力抓好税收和非税收入另一方面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开支,“三保”事项得到较好保障,实现社会稳定发展。

  各位代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饱含着上级党委、政府的深切关怀,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驻雷部队、驻雷单位、各国有农林盐场,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较小,二产占比较低,支撑作用不强,发展动力不二是园区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配套设施尚未完善,招商项目落地较少,尚未取得如期成效农业发展质量不高,产业化、科技化、数字化程度较低,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涉农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交通基础薄弱,“三纵三横”高速路网和“六纵六横”市域主干道尚未建成。财源短缺,收支矛盾较为突出,“三保”压力较大,财政运行依然困难。城乡工作历史欠账较多,乡村教育、医疗、人居环境等民生问题仍需持续改善。个别干部思想依然保守僵化,拼抢争先劲头不足,干事创业激情不足,靠前服务意识不足,主人翁精神有待进一步增强。对此,我们将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湛江市和我市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是雷州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跨坎会战”的重要之年。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国家重大战略,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及北部湾经济圈,笃定雷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方向我们必须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重大机遇,主动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湛江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用心体悟湛江市委市政府对雷州的殷切期望,主动融入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新发展格局;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按照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担当作为,奋力推动雷州各项主要工作指标迈入湛江第一方阵。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牢牢把握“双区”“双城”“双合作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重大机遇,认真贯彻中共湛江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全力打好“五张王牌”,打赢“五大会战”,努力在大园区扩能增效、大文旅开发建设、大数据社会治理方面先行示范、走在前列,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精神努力开创雷州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5%,第二产业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第三产业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同步。

  围绕以上目标,2022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打造大园区先行示范区,推动雷州实现跨越发展

  (一)以大园区建设引领大工业发展。以湛江大型产业集聚区雷州区和雷州经济开发区为主战场,全力打造大园区扩能增效先行示范区。加快雷州经济开发区征地和组卷报批,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完善园区“九通一平”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底前环市北路东段、园六路、官山湖东路以及大唐西路、三教路中段达到通车标准。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实现企业“拎包入住”。谋划建设园区研发中心,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园区。发挥我市人力资源优势,加快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吸引技术密集型产业到雷州投资发展。

  (二)以重点项目推动产业聚集发展。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等项目,大力发展汽车产业,着力构建现代汽车产业体系。强化以商招商,加快推进广晟鞋业上下游产业配套,打造运动鞋全产业链。积极推进零碳现代产业园、雷州眼镜产业园、现代食品产业园等签约项目落地。加快推进乌石油田群陆上终端、大唐雷州热电联产、湛江电厂迁建等能源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船舶、海工装备、油气、海洋能源等产业,着力打造粤琼重要临港产业基地和重要能源供应基地。

  (三)以开放合作打造招商引资新高地。研究出台促进新时代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措施,通过全员招商、驻点招商、产业链招商、市场化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加快对外开放合作,着力构建大招商体系。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土地、原材料、人力、产业基金等招商资源整合,有效提升招商引资竞争力。开发招商引资应用软件,开辟数字化招商新途径。加大招商宣传,充分展示人文底蕴和资源优势,打造雷州招商引资新形象。实行产业链“链长制”,成立驻点长三角、珠三角招商专班,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力争全年引进过亿元产业项目30个,累计签约金额超7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超53亿元。优化招商项目税收分配,鼓励镇街规划特色园区,激活乡镇产业发展活力。科学制定项目落地入园激励政策,全面深化“二号章”运用,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启用企业服务中心,深化“一站式”服务,全力保障企业引得进、落得快、发展得好。

  二、加快打造大文旅先行示范区,推动雷州实现绿色发展

  (一)文旅融合,重塑文化名城品牌。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实施古城复兴计划。完成雷祖祠、苏公亭、宋园修缮工作。建成省级非遗工作站1个,保护和建设好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雷州申遗点(杨家镇店前村西厅渡、关部康皇庙、宋元时期雷州窑外销瓷窑址群)。逐步完善雷祖祠、三元塔、天宁禅寺、博物馆、西湖公园等古城文化景点旅游设施建设,丰富文化新业态,重振雷州古城风采。以雷州历史文化古街区提升改造项目为载体,加快推进曲街、南亭街、二桥街等历史古街区保护开发,打造省级历史文化旅游示范区。加快推进雷州文化公园建设。加强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开放四十军指挥部旧址,争取与海南共同策划红色旅游线路。

  (二)点线串联,打造滨海旅游品牌。启动西海岸旅游发展概念规划编制,高标准打造雷州西海岸滨海旅游度假区。以广东滨海旅游观光公路雷州先行段规划建设为契机,统筹整合西海岸旅游资源,抓好旅游项目招商,重点打造乌石天成台、企水赤豆寮岛、纪家盘龙滩旅游度假区,带动形成多点布局、多元发展的西部滨海旅游带。加快推进“怡+海”国际文旅度假区项目建设,大力开发滨海旅游风情小镇,加强与海南旅游的对接合作,共同打造国际一站式滨海旅游目的地。

  (三)生态优先,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双碳”要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持续巩固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成效,落实常态长效管理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回潮。深入推进河(湖)长制,持续开展河湖“五清”“清四乱”专项行动,加强南渡河13条支流协同治理,确保南渡河桥国考断面稳定达标。积极参与建设“红树林之城”行动,力争年底前种植红树林4000亩,将“红树林”打造成为雷州生态建设的新名片。以生态保护为主线,重点推进东海岸滨海红树林和九龙山湿地生态修复等旅游项目,打造集生态修复、科学研究、科普教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碳中和示范项目。

  三、加快打造大数据社会治理先行示范区,推动雷州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数字治理平台。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依托“一网统管”平台,加快统筹医疗卫生、消防应急、交通运输、治安管理等信息资源,构建反应快速、处置有效、安全有序的城市数字化、信息化服务体系。持续推进“两客一危一重”数字化监管,布局建设治超非现场执法点,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检测。启动“雪亮工程”二期,推进大型电子警察卡口建设,切实提高治安防控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智慧应急”(燃气、用电、三防)安全监测预警系统项目建设,力争今年6月底前建成投入使用。

  (二)推进数字政务建设。推动政务部门互联互通、纵横协同,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扩大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在政务服务领域的使用范围,推动“线下”手续转“线上”办理,努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持续推广“粤智助”应用,增加应用场景,在涉农服务、信贷审批、社保医疗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完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所有进驻政务服务网事项接入统一申办受理平台,提升全市“一网通办”服务能力。加强政府审批事项全过程数字化监管。以雷州经济开发区为重点,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搭建企业服务云平台,加强对入驻企业的服务管理,提高园区政务服务效能。

  (三)提高经济数字化水平。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4785G基站建设和4G基站改造,实现工业园区5G网络全覆盖鼓励企业“上云上平台”,积极利用现代数字智能技术,促进一批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数字农业,支持企业开展无人机施肥、施药、播种等社会化服务。积极发展“智慧养殖”项目,力争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落雷州,加快打造现代农业智慧园。依托农业资源,引进知名企业,搭建农产品营销电商平台,加快发展数字服务业,有效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四、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提升城市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

  (一)强化产城联动,全面建设现代美丽城市。加快推进高铁新区(二期)配套设施建设,谋划引进一批高端商业、主题酒店等项目,带动发展商圈经济。加快推进万达城市综合体建设,打造集娱乐、休闲、购物、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客厅。完成西湖水库碧道(三期)升级改造,串联雷阳湖、西湖(南湖)公园,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带;推进雷阳湖片区建设,加快建设雷阳湖碧道,完成擎雷书院(一期)项目,努力打造商旅、休闲、文化融合发展示范区。

  (二)强化环境整治,构建城镇协同发展格局。加快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和建制镇提质增效示范创建项目,持续推进城镇主干道绿化、亮化、美化改造,着力提升城镇颜值。加快推进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和环城东等四条污水专管工程、镇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城区13条沟渠整治任务。扎实推进“两违”整治工作,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以雷州市镇村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项目为载体,构建覆盖全域的大环卫体系,有效解决镇村垃圾收集难、处理难问题。加快省级卫生镇村创建工作,力争年底前建成10以上省级卫生镇。

  (三)强化交通支撑,加快建设综合交通网络。积极推动粤海铁路乌石支线、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雷州先行段开工建设。加快建设湛徐高速乌石支线,推动新建玉湛高速公路雷州支线,积极开展雷州半岛东线高速、东雷高速西延线项目前期工作。规划建设雷州乌石港区,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打造内陆与海南货运新通道。加快建设市域主干路网。力争年底前完成国道207线城区段改线项目。升级改造省道373线榜山至唐家段,完成县道822823825线等道路改线升级任务,串联畅通镇域纵向交通。持续推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推动乡道单改双、路网连接工程,有效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五、坚持聚力乡村振兴,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

  (一)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启动“大农业”全域发展规划编制。深入推进菠萝、芒果、珍珠产业园建设,扩大覃斗芒果、流沙珍珠、雷州番薯、雷州青枣特色品牌知名度;以举办第三届雷州市覃斗芒果文化旅游节为契机,强化品牌打造,开拓农产品多元化销售渠道。积极构建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一体化全产业链。持续推进“一镇一业”建设,依托优势农业资源,打造一批特色农业小镇。推进东西洋片区农田灌溉提档升级、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6万亩,着力打造粮食强市。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全国知名特色农业品牌。推动东里、流沙、乌石海区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建设,加快深海渔业发展。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积极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力争年底前复耕复种2万亩。加强垦地(林场)合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二)高水平创建美丽乡村。紧紧围绕“三年见成效、五年大提升、十年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工作目标,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继续推动150条自然村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争创建2个市级连片示范村。持续强化农房管控,推进乡村风貌提升,打造沿线连片乡村风貌带。建立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持续推进厕所革命以及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全面提升乡村生活环境。加快推进龙门镇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建设,持续打造附城镇埔西村融合发展启动区,带动城乡联动均衡发展。

  (三)高标准推进农村治理。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文化下乡、文化支农,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拓展基层协商民主渠道,支持推进镇村“有事好商量”政协协商议事组织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完善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律意识。持续推进“一村一辅警”建设,深入开展群防群治、平安联防、治安巡逻等多种形式的平安守护行动。推广村级组织监督云平台应用,推动基层治理提档升级。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积极开拓增收渠道,加快实施垦造水田、拆旧复垦、海岸线生态修复等项目,尽快形成指标出让收益。加强土地收储,加大土地推介力度,增加土地出让资金收入。全面完成闲置国有土地、厂房、林地等排查摸底,大力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增加可用财力。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和支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努力培植新税源。加快处置财政历史遗留问题,防范化解潜在风险。创新财政管理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预算编制、政府债务管理、绩效考核、财政监管等方面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财政重要支柱作用。加快建设“一库两池一室”,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二)提高社会民生保障。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严格执行政策规定标准,提高城乡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培养新型职业人员,力争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000人次以上。持续推进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加快推进市救助管理站迁建项目。启动市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完成镇级敬老院升级改造前期工作,推动镇(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市公益性生态公墓园建设,完成市殡仪馆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工程。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落实好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健全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

  (三)全面发展各项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新建(扩建)公办中小学校及幼儿园17所,新增公办学位1万个以上。启动职业教育基地项目(一期)建设,加快引进知名高职院校,推动“教产研”互辅互动、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市第九中学、鼎龙湾实验学校、茂德公学校等一批教育项目建设,有效缓解城区学位紧张问题。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新增招聘教师700名。扎实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规范课后服务,全面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文体事业发展。加快雷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推动雷歌雷剧等传统文化领域创新。启动综合文体中心迁建,推进镇级“三馆一站”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健康雷州建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构建精准防控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快实施市人民医院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全面提升人民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完成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启动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加大卫生人才引进力度,规范村级卫生站及村医管理,不断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积极落实“三孩”生育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抓好常态化精细化管理,持续巩固创卫成果。实施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全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四)全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力推进平安雷州建设。保持反走私反偷渡高压联防严打态势,实施“海上封、岸上(边境)堵、路上拦、市场查、分头抓、纵深挖”全链条打击整治,进一步落实岸长制、段长制,构建“双反”工作“钢铁防线”。推进反诈、禁赌、涉摩涉电、管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整治和“护苗”行动,深入开展“春风利剑”、扫毒整治等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推进“最小应急单元”建设,构建灵活机动的应急处突体系。启动市看守所、拘留所搬迁建设,完成龙门、北和等派出所办公楼修缮重建及警务整合工作,进一步改善警务条件。充分发挥矛调中心“一站式”受理化解矛盾纠纷作用,用好雷州社会治理新模式。坚持底线思维,积极防范化解各种风险,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严防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七、坚持抓好自身建设,努力提升政府决策力执行力公信力

  (一)着力抓好政治建设,增强政治定力。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打造政治过硬政府。坚持落实政府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中央、省、湛江市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各项工作安排,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彻落实到政府各项工作中。

  (二)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高行政效率。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自然资源财政等部门为试点,重点推进审批流程再造,有效破除“中梗阻”“空转”问题,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快捷高效的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审批事项标准化建设,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加快推进第三批综合行政执法事项下放工作,强化业务培训指导,不断提升镇街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

  (三)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全面提高法治建设水平。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有效规范行政行为。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公信力,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四)着力深化廉政建设,打造干净队伍。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坚定不移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纠治“四风”,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牢牢守住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亲情关,教育干部守好底线,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府系统干部队伍。强化审计监督结果运用,加大对国有资产、行政审批、工程建设等领域监管力度。严肃财经纪律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带头过“紧日子”,集中更多财力用于民生事业、产业发展。

  各位代表!机遇在前,唯有砥砺奋进;负重致远,方能彰显勇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对标一流的争先意识、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善作善成的务实作风,加快推动雷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力打造沿海经济带西翼重要增长极、对接海南自贸港重要腹地和建设湛江市域副中心城市,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词解释

  1.1+1+9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科技创新强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加快文化强省建设、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

  2.一核一带一区: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

  3.双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

  4.双城:广州和深圳。

  5.双合作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6.“双减”政策: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7.三化三大: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大园区扩能增效、大文旅开发建设、大数据社会治理。

  8.五张王牌:园区建设牌、人口优势牌、历史文化牌、滨海旅游牌、社会治理牌。

  9.九通一平:“九通”为通市政道路、雨水、污水、自来水、天然气、电力、电信、热力及有线电视管线;“一平”为土地自然地貌平整。

  10.三馆一站: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站。

  11.“四个一”和“一个百分百”主要领导一定要到现场一次;一宗案件一位包案领导包案领导至少到现场一次至少召开一次研判会市信访案件组必须百分百到现场督办核实。

  12.上云上平台:围绕研发设计、生产管控、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核心业务环节,利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工具、新模式,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排放、优化产业协同等。

  13.“一库两池一室”:建立财政人才库,打造专家人才池和复合人才池,组建专家工作室

  14.四十军指挥部旧址: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前线四十军指挥部旧址。